close

欠了很久的「南漢山城」,我來還債了。(本文於本部落格之相關連結-藝聲哥首次出演音樂劇「남한산성」)

南漢山城 冬.jpg 

關於「南漢山城」

首先,先來介紹南漢山城這個地方。

基本上就是一個國家公園,全名是「南漢山城道立國家公園」。由於這個地方我也沒去過,就直接引用韓國觀光公社的介紹了:

南漢山城是首爾近郊有名的徒步或駕車觀光景點,這裏的四季景色怡人。春天茂密的洋槐夏天蒼鬱的山林,將整座山團團地包圍起來。到了秋天,楓葉映紅青山,吸引衆多遊客前來觀賞。 

位於南漢山的南漢山城原是2000多年前高句麗時期的土城,經多年的翻修加固,終於在朝鮮時代光海君(1621)年間得以最終建成。登上城內的最高峰日長山,遠至仁川的夕陽,近到首爾及京畿道一帶的景色全在遊客的視野內。 整個城郭周邊高而險,中間則低平易守。城內居住舒適方便,可說是山城的有利條件。城分爲內外城,周長9.05公里,高3~7.5公尺,東西呈長方形狀。城內曾建有皇帝避難時的行宮及各種設施,但都未能保存下來。

南漢山城3.jpg  
南漢山城8.jpg 
 南漢山城6.jpg  
南漢山城7.jpg
南漢山城4.jpg  
南漢山城5.jpg 

 From韓國觀光公社

 

關於小說「南漢山城」

 

小說《南漢山城》的作家金薰在故事的發生地點——南漢山城和讀者進行會晤。在朝鮮時期曾發生了丙子胡亂,清朝大軍侵入朝鮮,仁祖率領文武大臣離開京城,退入南漢山城避難。如今,南漢山城在首爾的東南方,是旅遊景點之一,很多人都去過,然而《南漢山城》的讀者在看了小說之後,在南漢山城參觀370年前的歷史,則別有一番體會。國王和百姓被困城中,內無糧草,外無救兵,當時的情況是痛苦和悲慘的。在163612141637130期間,朝鮮國王被困南漢山城前後47天。小說《南漢山城》對當時城中發生的一些事情詳細的進行了紀錄。(這本小說2007年出版。出版一個月就銷售十萬本,是本暢銷書喔!)

FromKBS WORLD

 

「南漢山城」的歷史背景

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間後金(清)入侵朝鮮國的事件。這是後金第二次入侵朝鮮,在韓國史書中又被稱為丙子胡亂。

背景

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,明朝對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大為下降,女真族的後金政權開始強大起來。1627年,後金君主皇太極遣兵入侵朝鮮,朝鮮被迫與後金議和,與後金結盟。但當時朝鮮由親明的西人派執掌政權,依然保持與明朝的關係,收留明朝戰敗逃至朝鮮的將領,對後金持敵對態度。

1628年,朝鮮依據與後金的協議,開市於中江。同年,因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決導致明軍陷入混亂,皇太極計畫趁機進攻明朝,向朝鮮徵調兵船。朝鮮仁祖故意拖延三日後才接見後金的使臣,並對他說:「明國猶吾父也。助人攻吾父之國,可乎?船殆不可藉也。」

1632年,皇太極派巴都禮、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鮮頒定貢額。仁祖僅同意貢獻貢額的十分之一,推託說金銀、牛角不是朝鮮的特產,拒絕獻出。皇太極大為光火,於次年致書仁祖,責其減歲幣額,並竊葠畜、匿逃人之罪,欲罷遣使,專互市。朝鮮索性拒絕同後金在會寧城的互市。此後又多次拒絕互市,並加築京畿、黃海、平安三道白馬等十二城,以加強對後金的防備。

1635年,皇太極攻察哈爾,林丹汗獻傳國玉璽投降。皇太極準備稱帝,遣使通報朝鮮。朝鮮將後金使臣囚禁,宣佈不承認1627年的城下之盟。使者逃回後金,報告皇太極,皇太極大為光火。

入侵朝鮮 

16364月,皇太極稱帝,改國號為「清」。同年12月,皇太極以朝鮮違背盟約為由,準備入侵朝鮮。派濟爾哈朗守瀋陽,阿濟格、阿巴泰守遼河入海口以遏明軍,皇太極親自率領清軍十二萬入侵朝鮮。皇太極令多爾袞、豪格分統左翼滿洲、蒙古兵,從寬甸入長山口;戶部承政馬福塔等率兵三百人突襲朝鮮王都漢陽城,多鐸、岳託等人率數千兵馬接應。皇太極與代善率其他各路軍馬進攻朝鮮。馬福塔、多鐸等部襲敗了漢陽守軍,朝鮮仁祖遷王族於江華島避難,自己則退守南漢山城。隨後清軍主力渡鎮江,佔領郭山城,定州、安州不戰而降。清軍乘臨津江結冰之際渡江攻佔漢陽,會合各部包圍南漢山城。

朝鮮各處守軍見國王被圍,紛紛前來支援,但先後被清軍擊敗。崇德二年(1637年)正月,清兵先後擊敗全羅道、忠清道等地的援軍。朝鮮仁祖向清軍求和。皇太極恐朝鮮再次反清,遣多爾袞襲破江華島,俘虜朝鮮王妃、王子、宗室、群臣家屬等眾。皇太極遣使,要求朝鮮仁祖出城投降。仁祖將親明反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館校理尹集、修撰吳達濟及台諫官洪翼漢縛獻清軍,隨後出城,在三田渡拜見皇太極,行三跪九叩之禮。雙方簽訂和議:

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。

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。

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、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。

朝鮮應向清朝朝貢。

清朝攻打明朝所屬的島嶼時,朝鮮應該出兵、出戰船協助。

清朝禁止朝鮮大量修建城堡等防禦工事。

在一系列儀式之後,朝鮮服屬了清朝統治,並在三田渡地區建立「大清皇帝功德碑」(即三田渡碑)。皇太極隨即撤軍歸國。

戰後 

根據協議,朝鮮被迫與明朝斷交,接受清朝的冊封,成為清朝的藩屬國。朝鮮建立迎恩門以迎接清朝勅使,在1637年至1881年之間,朝鮮先後161次接待清朝勅使。朝鮮每年四次向清朝進貢(1644年後改為每年一次),直到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為止。

From:維基百科

 

關於"鄭命壽"

根據poster所說的,藝聲哥這次演的角色"鄭命壽",是個對於祖國民族背叛自己感到無法忍受,心心念念地想要報仇的清朝翻譯官。

出於我對歷史的愛好及好奇心驅使之下,google了一下,歷史上真有其人。所以我就又很雞婆地來介紹一下鄭命壽這個人。

鄭命壽原來是朝鮮平安道殷山人(今北韓平安南道殷山郡),小的時候被後金俘虜,為後來後金及清(其實一樣啦!明朝滅與未滅的差別)所重用,後來改滿名為古爾馬渾(或譯古爾馬紅),意思是"兔子"或是地支中的"卯"。為滿州八旗中的正紅旗。

在鄭命壽為後金所用之後,開始了後金與朝鮮的交流。崇德元年(西元1636),在皇太極的登基大典上朝鮮使臣拒不跪拜,皇太極認為是朝鮮對明效忠,並以此為理由於同年12月出兵朝鮮。隔年(1637),朝鮮官員為議和之故,以一千兩白銀賄賂鄭命壽。也不知道這個先生是憑著什麼,在議和之後可以對著朝鮮的世子講話"疾言厲色"。鄭命壽在朝鮮與清兩國間「周旋有力」,從中得到不少好處。比如說:順治二年(1645)二月,清軍入中原,因南方的水道未通,糧食不足,便派鄭命壽及另外兩位外使出使朝鮮,欲向朝鮮調20萬石米。經過鄭命壽的"居中調解"之後,朝鮮同意給米十萬石。這次的斡旋之中,朝鮮戶曹(管戶籍、稅收、預算的官)和朝鮮仁祖給他的"賞金"就超過另外兩位外使的兩倍。(人家不是拿錢不辦事,至少朝鮮可以少給十萬石米。)

外交之外,鄭命壽也光明正大地插手人家的政事。比如說:崇德六年(1641),朝鮮朝金尚憲(音譯)堅決反對對清稱臣,因此被流放沈陽,拘留六年;崇德八年(1643)三月,因為鄭命壽請辭的關係,刑曹判書被裁掉。諸如此類的事情接連不斷,別說朝鮮官員,就連仁祖都得看他臉色做事。

鄭命壽之所以可以在兩國之間這麼囂張,最大的理由是他與清朝親王多爾袞關係密切。順治七年(1650)十二月,多爾袞墜馬身亡,直接地削弱了鄭命壽囂張的氣燄。順治十年(1653),鄭命壽正式接受刑部審訊,被他壓榨多年的朝鮮當然也"積極參與"審訊。根據當時朝鮮國王的公文中表示,朝鮮決定將他貶為奴,並且將他的親戚、親近之人革職論處還籍。而鄭命壽在殷山的妻妾也全部發還原籍。清朝對他的處置,其實也差不多,認為他干涉朝鮮內政、違背朝廷命令,作威作福,將他貶為奴。

資料來源:

楊海英(2001),清初朝鮮通事考以古爾馬渾(鄭命壽)為中心,《清史論叢》,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

楊海英(2002),朝鮮通事古爾馬渾(鄭命壽)考。《民族史研究》第三輯,民族出版社。

講了一大堆,好像在寫申論題一樣。

於是我猜想,角色說明中提他覺得被自己的國家、民族所背棄,指的應該是順治十年朝鮮首先對他褫奪公權,並將他貶為奴這件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van08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